2025年行至半程,东北证券以一份净利润同比增幅超两倍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再度吸引了市场目光。在这份业绩“高光”的背后,监管罚单、子公司“瘦身”、副董事长辞职、大股东股权转让等事件交织,勾勒出一家中小券商在增长换挡期的真实生存图景。
据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5.90%。归母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为4.12亿元,同比增长256.63%。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18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06元/股显著提升。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券商中增速排名第三。公司把增长归因于“投资业务与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加”。
再据Wind数据,2025年上半年券商60余家券商共收到超200张罚单,其中近100张直指证券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多家券商被曝存在投行业务违规、内控违规、未按规定披露信息等问题,其中东北证券、申港证券、国泰海通等券商收到罚单数量居前。具体来看,东北证券及营业部共收到4张监管罚单。
1月,上交所对东北证券交易及相关业务管理情况实施现场检查后出具书面警示;
北交所分别在2025年2月和3月公开监管措施情况,文件显示东北证券及相关人员因未勤勉尽责,北交所对其口头警示,并要求提交书面承诺;
4月,江苏证监局对南通世纪大道营业部(营业部原负责人以“代客理财”名义挪用客户资金)出具警示函;
此外,东北证券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旗下公司渤海融幸(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因涉嫌操纵焦炭、焦煤期货合约,渤海融幸被证监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合计超2000万元。在此之前,渤海期货还在去年年底因自身业务管理问题遭责令整改。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东北证券董事离任公告。7月7日,东北证券董事会收到董事书面辞职报告。孙晓峰先生申请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董事及提名与薪酬委员会委员职务,宋尚龙先生申请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与ESG管理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两位先生均不再担任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这两位董事原定任期到期日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之日,其辞职申请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关于此次董事离任对公司的影响,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上述董事辞职不会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公司董事会将按照有关规定尽快完成董事补选工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截至公告披露日,孙晓峰和宋尚龙均未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且确认与公司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也无有关辞职的任何其他事项须提请公司股东及债权人注意。公司方面表示,此次董事离任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
7月15日,东北证券公告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2025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决议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东北证券表示,目前东证融达的注册资本为30亿元,实收资本为12.27亿元。综合考虑东证融达发展战略、业务规划及账面资产和资金使用情况,经公司审慎研究决定,拟将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实际减资金额为2.27亿元。此次减资虽对合并报表影响有限,却向市场释放出"收缩低效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的明确信号。
附表:
延伸资料阅读:
6月27日晚, 亚泰集团(600881)发布公告,披露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最新进展。
回溯交易起源,2024年3月27日,亚泰集团分别与长春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发集团)、长春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金控)签署《意向协议》,计划将持有的东北证券20.81%股份出售给长发集团,9%股份出售给长春市金控或其指定下属子公司,该交易已构成重大资产重组。自2024年3月28日首次披露相关提示性公告以来,亚泰集团定期公布进展,持续推进该项交易。此次公告显示,截至目前,亚泰集团与各相关方保持密切沟通协商,积极开展尽职调查等工作。不过,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具体方案有待进一步论证与协商,还需严格履行内部决策和审批程序。对于亚泰集团而言,此次资产出售若顺利完成,不仅能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回笼大量资金,缓解财务压力,还能助力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公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